隐隐觉得和社会人类学有关
最好的观影体验 不是创作者掰开你的脑子往里猛灌神秘液体 而是 需要观众自己主动去catch
到了(liao) 我忽然觉得这个“三角” 的意思隐隐和社会人类学有关
另外小帅哥身材非常非常地nice 他jalouse的样子也是十分cute
应该是今年最喜欢的影片了
1.看了简介后一直以为是悬疑片,荒岛篇章大部分都在问谁炸了游艇?小艇上别枪的人又是谁?船长死了?2.盛宴开始折叠对比,每一个画面的推进都会让你想起呕吐前的光鲜亮丽,如举止优雅的餐桌交谈与衣不蔽体的上吐下泻。3.印象最深的是Paula的职业驯化。出场鼓舞人心的演讲让我想起珠宝店员工一早在店门外的“加油加油加油”舞蹈。今年6月1日下午地震,震感比较强烈,大家开始往楼下跑,我一手拿着座机电话跟客户解释工作一手拿着自己手机准备挂掉电话就冲下楼。后面因为震感过于强烈
本片的很多冲突片段都可以放在个体和社会学两个层面从微观和宏观去品味。
从第一段模特在演绎定制奢牌和大众成衣时的两副嘴脸埋下线索,到男女线索人因为账单的争持上升到话语权之争再上升到人类个体为结合合作时对个人权利的让渡和义务的承揽,在这里看到的不只是男女的冲突与妥协,更是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基层的细胞所蕴含的人与人关系的政治;
第二段从豪华游轮在暴风雨中的迷航看到最顶层的两个人———最有钱的人和掌控船舵的人仍在扯意识形态之争,高层乘客们从优雅虚伪到在呕吐物中挣扎
非常巧妙的金钱与劳动的权力对调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二次讽刺。
船长晚宴上倾斜的站立姿态,缓慢倾斜摇动的镜头,上层阶级在海浪的洗礼下如浪潮般此起彼伏的呕吐,船长室中醉汉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公开广播辩论,军火商被为自己最熟悉的手榴弹炸死,种种略带荒谬的情节设置形成第一次对资本社会现状的讽刺。
孤岛上劳动替代了金钱短暂地成为了权力的衡量标准,轮船上的底层厕所清洁工成为了孤岛上的上层阶级,而度假的富豪则成为了听从指挥的底层劳动者。劳动的价值逐渐被金钱掩盖
巨轮开始沉没
海豚在远处惊恐跃起
游客在甲板狂欢
一只野狗在岸边奔跑
它像狮子发出警告
巨轮开始沉没
有人在巨轮上嘲笑
“亲爱的,你看,这只狗疯了”
有人掏出猎枪瞄准野狗
可惜海风太大
子弹跑偏
几天以后
诗人在海边捡起野狗尸体
他绝望,恸哭,无心写诗
写诗又有何用?
哗众取宠,
像个废物百无一用
一个攥紧的拳头停在半空
不知道抡向哪里
也不知如何哭泣
看到戛纳采访,导演虽然没有说本片是女权电影,导演说本片是在探讨身为一个男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导演的女友是模特
“悲情三角”狂奔的下一步会否是悬崖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