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还是给八分的理由:演员,服装布景甚至摄影配乐都没什么问题,更关键是这部剧的立意很独特--也许在这红墙之内没有真正的赢家,甚至连名义上的赢家都很少,大部分人都是输的彻彻底底。从这一点看就远远超过很多剧所描写的三千宠爱在一身或者登上后位权倾天下的理想人生,毕竟观众需要代入感,人们往往不接受电视剧去展现比现实生活更压抑的人生,但是没办法,也许这才是更真实的故事。另外,以后会改成十分,因为有太多傻逼看了没两集就打一颗星,真的很蠢很无聊,多给一颗星送他们。
首先抛出我的结论:《如懿传》主题的崩塌与男主角形象塑造的失败有直接关系,而男主角形象塑造的失败与为了让炩妃等人的起伏“符合历史”而强行开挂有直接关系。
《如懿传》的主题是什么?官方历来宣传的是“一代帝王夫妻的婚姻围城,一曲封建皇权下女性的挽歌”。后者直到玉妍之死,凭着各位演员下线时的精彩表演和气氛渲染,体现得还算可以。前者则前期铺陈不够让位于后者,后期又随着男主角形象的崩坏而彻底坍塌。而本来最应被哀挽的一个女性,如懿
乾隆不喜继后?人民日报社官方发声科普
1、御赐姓名排位仅在皇后之后,在位份比她高的慧贵妃之前
2、乾隆封那拉氏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为那拉氏独创),位同副后,整个清朝只册封过两位摄六宫事皇贵妃。
3、为那拉氏提高皇贵妃礼遇 采用皇后仪丈
4、单独享受命妇、公主行礼(皇帝初封皇后才可)
5、封皇后前特地给了那拉氏种种皇后待遇
6、四年内生育二子一女
另:令懿皇贵妃魏佳氏生育最多颇为受宠,但是在乾隆朝也只是封了皇贵妃,位份尚不如摄六宫事皇贵妃。
不管历史上的真相怎样
看了原著并看了电视剧到六集
有人批评如懿传,说其背弃历史,污蔑她们美好的白月光小天使,我只觉着这种说法苍白无力。
白月光美好,照在地上终究也会成影。
琅嬅贤德,也终究有自己的私心。
从不觉着她是反派角色,因为她真的没做过什么出格且不择手段的事情。
面对熹贵妃刁难青樱,她有多次都是不忍心的,看见青樱的手一直端着热的火腿汤,其他人要么不敢说,要么不想说就这么看着,而富察皇后出面,也是履行皇后职责所在,在嫔妃们和太后有所冲突时打一个圆场,既能安抚太后,也能护住妃嫔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宫斗大戏啊,比起全剧反派没脑子女主干啥都是光环来说的剧强太多了。
没有一点多余的镜头,利利索索过了少年时便渐入佳境,稍不注意就会错过伏笔,刁蛮、懦弱、温和、聪颖、贤良、…百花齐放,都有各自的性格又不会让人觉得某个人的设定很无脑很脱离实际。
演员选的也好,情节也好,节奏也好。
迅哥前两集确实稍显疲态,但并不至于影响到整体观感;本来对霍建华无感,但这个外表坚毅实则对所爱之人处处照扶心思又细的设定实在是太太太讨喜了!
观此剧最深的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仆从对其主人都表现出无条件的绝对忠诚,只除了一个阿箬,如意的使女阿箬不知天高地厚,“卖主求荣”上位,最后落得惨终,大快人心、罪有应得。在官僚体制里,跟定一个主子,这个主子就是仆从的真理神,从此再无自己是非善恶的判断取舍,一心护主也好,为虎作伥也罢,主胜则是自己赌赢,主败则只有陪葬。
想起以前上班的经历觉得郁闷。看这部演技、视觉效果都属上乘的剧集,心里却一直不舒服,看不出这样情节设定的背后,编剧对这种“忠诚”是批判还是默认甚至是崇扬
【如懿传】霍建华的皇帝不需要被质疑!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