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达尔说:人越老就想得越深,水面上的东西我已经抓不住了。所以,他应该是一条鱼,现实在水中的折射,对于鱼来说是常识,对于人来说则是扭曲。这种虚妄造成了一种恐怖,若果它变为现实,却又常见而令人惯习。
新生儿浑身是血,与母亲以脐带相连,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连着脐带,难道这不是个怪兽?那我只能说,每个人,都是盆着脐带的怪兽。作为生理意义上的脐带早已被割掉,但是,直到死亡,仍有一条又一条的脐带将每一个人拉引,可惜,没有谁能逃开此种关系,以及在另一端的母亲
一、jo的中文名叫“陈颂儿”,而剧中她父母确实重男轻女只为她弟弟考虑,从未想过送她去爱尔兰留学,她看似完美的生活,其实也一样充满无奈和被忽视,所以她们俩才会成为闺蜜吧;
二,一起在游艇玩时,jo非常的照顾佩佩,替她挡酒,非常打动人心,然而背刺你的往往是最亲密的人,她说出了无法挽回的话,真正的刺痛佩佩的心;
..
《过春天》聚焦少女的青春成长,剖析了一个单非少女走上犯罪道路并渐行渐远的故事。过春天,是水客走私过关的象征,也是少女佩佩经历和度过属于她的青春。我们都知,国产青春片往往因为过分的戏剧性和千篇一律的烂俗情节而被人诟病,这也是《过春天》能得到一众好评的契机之一。虽然依旧无法避免狗血和设计感明显的问题,但瑕不掩瑜。
佩佩,来自单非家庭的跨境学童,每日往返于深圳香港,缺乏家庭的关心,单一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生活使得她成为一个没有身份认同感的人,也因此,除去对金钱的直接需求
贯穿整部电影的,是各种形式的对立与错位。
刘子佩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却无比喜欢雪;身体往返于香港和深圳,灵魂却跟不上脚步;极其重视Jo,却又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阿豪;期待和Jo一起去日本看雪,后来却不得不面对与Jo的决裂和自己“水客”的身份。残酷的成长一刀刀剜掉她的天真,她只能弓起肩胛骨做成一块盾牌,昂起下巴形成锐利的矛。
Jo与刘子佩的友谊原本是天真的,她们心意相通、形影不离,彼此之间还有狡黠的默契,但正是因为她们太过亲密,伤害降临时也就显得格外残酷,故事因两人的友谊而起
作者 / 米奇
首发 / 新媒体女性
在电影院二刷了《过春天》。导演白雪的处女作,提名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青年单元的最佳影片。这部片排片不多,但上座率挺高,特别是大学城一带的电影院,首映时全满座了。作为一部国内不打架不斗殴不堕胎不狗血也没有启用流量明星的青春片,《过春天》在一个特定的语境里把16岁少女青春期的敏感、躁动、欲望、压抑、孤独、迷茫、痛苦、焦虑都拍得很到位,并透过女主角的视角十分自然地带出了关于家庭关系、身份认同、价值感等议题。
作为一个成长在不幸福的中港家庭里的(曾经的)跨境学童,真的被很多情景给触动到了,因为一切都太太熟悉了,因为想起了曾经那个自卑敏感的自己。害怕被人贴标签,害怕听到“跨境”两个字,害怕粤语不标准被说闲话,每天还要坚持着自尊心笑着对关心我的朋友老师说,没那么辛苦。
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其实我很累,不只是因为每天早上5:30就要起床,不只是因为单程就要转四趟车,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害怕被当成异类,害怕被注意到的感觉,甚至害怕老师们小心翼翼的关心。现在想想
孙阳新作,你怎么看《过春天》中展现的母女关系?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