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为什么好呢,因为这是纯正的屌丝逆袭。
青春片么,不外是屌丝逆袭。但是多数青春或者逆袭路线的片子都是屌丝一定程度改变了,不再是屌丝的情况下,得到作为非屌丝该得到的东西。而这个片子是各路屌丝(拿破仑、Pedro、Kip)以完整的屌丝状态完成逆袭。Pedro选上了学生会主席,Kip娶到了重口味美女,拿破仑得到文艺软妹,软妹貌似欣赏拿破仑的才华。而且拿破仑,Kip,Pedro始终如一,一个吊样,以吊样完成逆袭!强力!
说起来他们都不算屌丝,Kip是个geek,热爱科技,他说的。从时光机那里故意整拿破仑,说明他也有自己的幽默感;Pedro是因为文化差异,显得呆,但是有义气,又有大志,看见海报就决定参加选举了;拿破仑也满能干的,说他没工作,他就去找工作,说要帮Pedro竞选就奋不顾身、不遗余力,讨厌Uncle Rico就奋起反抗。找女孩参加舞会的时候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谁会要他呢,他什么都不会(就像双节棍和打猎!——这是多高的自我要求)。谁都不懂他,只有文艺软妹Deb懂,其他人程度不够。
他们呆么?他们只是怪吧。自带跟别人不一样的光环
励志电影,已经几乎成为一个类型。往往这类电影中都会极尽所能的为不幸的主人公制造一系列难以让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苦难,再从苦难中挣扎出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这似乎是励志影片的一贯套路。 因为我们总认为,励志电影,就是要让主人公替我们完成我们希望完成却不能完成或还没有完成的是,在审美过程中,得到了情感的宣泄和净化(虽然这个词一般用于对悲剧的评价,但是,我觉得能起到悲剧也能起到的作用,就可以被认为是“净化”丰富内涵中的一种。励志电影的这种特点尤为明显,因为它多少也富有了一定的悲剧意味——在主人公命运没有转折的前期,他们往往都受尽了苦难。这个过程就是悲剧所表现的内容。他们的区别在于,依照惯例,励志电影都会在结尾给观众一个喜剧的结尾,而悲剧却不然。他们二者,前者给观者带来的是希望,后者则给观者带来的是一种近似于“恐吓”的警告。),从而卸除了我们心中的压力、疑虑、迟疑与懈怠。所以,主人公越是经历坎坷,我们越是认为不易,他最终得到的成功,就越有分量。我们会在心里这样理解:“主人公都那样了
上过2次大学 都没有读完 一次读到大一上半学期 一次读到大四上学期
没工作过 每天晚上9点高峰期到朋友的超市帮忙混20元吃饭钱(从来没有拿过800元以上的钱 3个电脑都是亲戚给的)
30岁了没有过女朋友 就上小学的时候拉过一次同桌女孩的手(更可怜的是连同性恋都不是 对别人就没那方面的感觉)
没中过彩票 连“再来一瓶”都没中过
喝可乐2颗门牙的后半部都掉了
学过武术(连了几年 目测毛贼都打不过)
学过兵法(除了吹牛 不会啥)
学过经济学(坦白说 没学明白)
学过数学(学的还好,但现在忘的差不多了)
学过程序(那时还没有标准c++)
写过小说(没有写完任何一部)
写过剧本(当枪手 结果剧本没合格 钱也没拿到)
倒霉 夜里2点出去买烟 碰到分尸 被歹徒追了3条街 得益于跑得跟光速一般
吸烟 从来分不清2.5的烟和中华的区别
每天至少看3部电影
胆小 怕鬼 夜里开灯睡觉
记不清人脸 自己长的什么样都记不清 镜子碎了之后 到现在也没有买新的 2年多了 没照过镜子
「雖然我有點奇怪
但你願意跟我一起玩嗎?」
非常幸運因為金馬奇幻影展
能在大螢幕觀賞這部片
拿破崙炸藥是一部非常可愛的片
片名直接取自主角的名字
一開始把工作人員名單結合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的創意
彷彿為我們展示了拿破崙炸藥稀奇古怪的生活
在喜劇的概念裡
有所謂直人和怪人的說法
怪人總是有著異於常人的執著
在透過直人的吐槽或對比
讓觀眾得以代入情境 引發笑聲
但在這部片中 似乎每個人都有一點怪
哥哥Kip 執著於網路交友認識的女孩
並深信她就是真愛
我
热爱这部电影!
疑似弱智青年拿破仑名字超级响亮,但巨搓无比,嘴从来没有合上过。他的朋友pedro来自墨西哥,表情的弱智程度和好哥们napoleon半斤八两。外加napokeon的哥哥脸部白痴程度和前两位也有得一拼,搞网恋居然给成功了!GOSH!
就这么巨挫的一家人,一伙人,一群人,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喜剧之王》一开始的那群僵尸群众演员。然我被僵尸片感动了…
音乐,音乐,音乐,人的大脑又一次被音乐左右。造物主的奇迹啊!
舞蹈,舞蹈,舞蹈,四肢就应舞动于天际。
而假如你玩过山口山,那你将会看到很熟悉的东西,嗯嗯…最后,摄影胖妞很甜,很居家,很令人欢喜。
哦对了,此片有点类似little miss sunshine,或者应该反一反说。
还有就是,此片很杜兰杜兰。舞·曲·班·霸!
一直很沉闷,当穿着西装的男孩为了赶在6点之前到女孩家在马路上奔跑时,茫茫背景让人有种看不到尽头的压抑,就像长久得不知何时才能打破的安静,漫出的几近窒息的感觉。
里面的人物总让我看着有些奇怪,看到一半知道了为什么。是因为永远睁不开的双眼,永远没有笑容的表情。
十六七岁的年纪,那个人们口中最灿烂最活跃最嚣张最快活的时光,在电影里确实这样一番无精打采失意迷茫的面貌,总觉得有些消极,可这种消极却要命地让我觉得真实,找到了强烈的共鸣。
当然,电影不会就这么结束。
"start of something new" 出现在哥哥凯普的女友带着灿烂愉快地走下公车的时候。
到凯普换上拉风、神气的外套出门约会时,
再到拿破仑的霹雳舞赢得全校同学的欢呼掌声时,
到墨西哥男孩的嘴角高高扬起时。
一切终于轻快起来。
但也只是看起来轻快起来了而已。
好友竞选胜利,喜欢的女孩成了女友,讨厌的叔叔终于回去了,受伤的奶奶健康地回到家。一切都好了起来,什么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可其实,什么都没有解决。
究竟如何走出迷茫、沉闷的,
电影什么都没说。
我是个闷蛋,但我有我的世界——评《大人物拿破仑》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1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