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编剧笔记
为什么要再看一部青春片?
观众为什么要再看一部青春片?这是选择做青茫的时候,我们不停问自己的问题。我想大家也许已经对青春片充满了厌倦和反感,米兔。青春就那么点儿事,桥段很容易撞车,怎样做出不一样的味道来呢?在大家已经对国产青春片充满了排斥情绪的时候,怎么平衡审查、流行趣味和真实表达的关系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只能面壁,问自己渴望看到一部什么样的青春片?
我有一些遗憾:2014年,因为导演姚婷婷,我参与编剧网剧《匆匆那年》,才第一次接触青春题材,然后看了几部青春片,看完以后,感觉做得都不够真实,于是我们就想做一部更真实的青春片。《匆匆那年》的基调是现实,我们掏心掏肺的把自己很多的生命经历放进了片子里。但其实,我并不满足于只停留在现实上。所以做完《匆匆那年》后,我声称不想再写青春片了。
市场上的青春片火了起来,又扎堆起来……不管给多少钱,我都没有再写青春片。因为我自己都搞不懂
该片改编自刘同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好学生”林天娇和“学渣”高翔,从偏见到和解,再到互有好感,反映青春期学生成长烦恼的故事。
青春爱情剧《谁的青春不迷茫》电视剧改编自作家刘同的小说,讲述奋斗小青年刘同十年逆袭人生故事。写给那些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轻人的一部作品。一个人,十年光阴;一座城,瞬息万变。
然而作为读过原小说多遍,我认为电影让人大失所望。剧情与普通青春片相比并无出彩之处,大多数观众可能是冲着小说去的,电影与小说却并无多大关联。从普通青春片角度来看的话,能给6分吧。
整部片子与迷茫没什么太大关系,但诚意满满。
对于我们这些用力想抓住青春尾巴的人,只能在青春片里模糊地找到自己的身影。
无论是林天骄还是高翔,还是黄韬。
还是路田甜和欧小洋。
都是我们每个人青春角色的缩影。
总能在某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1.遗憾才是青春的真相
说它套路是老的,是因为总有一个成绩好的女一,总有一个想匹配的男二。也总有一个帅气潇洒玩世不恭永远属于后排的“差生”男一,而女一永远会对男一改观和心动。啊,男二也总会给男一使个绊子。
最重要的是,总有一场一起淋过的大雨,也要至少狠狠地打一架才罢休。
少年穿着白衬衫和肩胛骨永远是少女心的安眠之处,阳光下骑单车的帅气身影是过了十几岁之后永远的怀念。
套路是旧的。但是并没有什么错。
毕竟,作为电影,我们为了追忆十几岁的自己买单,而它也让我们重温了模糊的青春期,就足够了。
感谢没有狗血剧情,让眼泪没有浪费。青春期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车祸和堕胎,大多数人的中学生活里,正是像影片里讲述的一样,有的是对异性的情愫,两个人说不清的甜蜜
典型的好生与差生的爱情故事,通篇画面都挺唯美的,这是最值得赞赏的一点!再说剧情,前半部分写得真好,人物刻画也很传神,可值五星;但后半部分剧情有很多硬伤,很多不符合逻辑现实的地方——比如弟弟知道了父母离婚的事情,他居然会表现得比姐姐还成熟镇定自然?这明显不合少年的心智嘛!还有高翔的死对头好像叫黄韬吧居然会知道高翔的行踪——要坐火车去哪个城市?完了居然还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天娇?不然还会心里不安?这明显一系列的不合常理也被硬插在剧情中穿梭起来!试想一个处心积虑要把定位为“那种人”的情敌赶出学校,目的就是为了少了劲敌可以和天娇好的人,怎么可能会知道对立的人的行踪?又不是好友!就算偶然被知道了,还巴不得天娇不知情呢,绝对不可能去亲口告诉她,甚至还觉得不说心里不安?不是黄韬疯了就是编剧疯了!还有结尾10年后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林天娇竟然还会和远在非洲的高翔联系并要去找他!非洲能有什么好工作?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学生能去做什么?原谅我太现实,但凡上了大学以后,人的情感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改变
电影总体是小清新的,看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演员选的也不错,白敬亭真的是个潜力股,电视剧里,电影里演技棒呆,综艺节目里也是不错的,很有综艺感。
电影能够很好的让看电影的人想到自己的青春,想到自己青春时候的爱情,想到那段美好的岁月。
青春里,谁不曾迷茫?青春里,谁不曾彷徨?
青春里有我们奋斗的岁月,青春里有我们不能忘怀的事情,青春里有我们依旧爱着的姑娘,青春里有我们兄弟之情。
去看了青茫,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我的感受。
电影前半部分笑点很多,后半部分泪点很多,后半场很多人都哭了,和我同去的小伙伴哭的稀里哗啦的,我觉得一部电影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
当歌曲《hey Jude》响起时,我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它让我想起了之前的每一次哭泣,每一次哭泣的时候告诫自己要勇敢,要勇于面对失败和困难。
直到看完电影去了解之后才发现,《青茫》花费了近三十万美元的版权费使用了《hey jude》这首歌。就为了这件事,我都会给这部电影加一颗星。说真的,就歌曲的创作背景而言,这首歌不仅和剧本高度吻合,而其中所表达的精神也贯穿电影始末。
看到某些高分电影,我们常常会惊叹它的拍摄手法、选址地点、演员素质等。每每看完,心底总是一阵佩服,再顺带一脸崇拜。而看《青茫》,我好像忽视了以上所有,不是因为那些东西不好。而是当我正在看过去的自己时,它们早已显得不太重要。就像《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一样,当三十岁的你,回头看见二十岁的自己,一样会笑、一样会哭,那些哭中带笑,笑中有哭的日子
谁的青春不迷茫:2016推荐,流在电影院的眼泪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1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