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欲望,是人间戏剧的导演,也是人类活动不变的主题。
非洲的土地为什么是红的?是战争的鲜血染红的。然而战争不是为了独立和自由,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贪欲,占有象牙,占有石油,占有黄金,占有钻石,占有土地,获得权力等等。
为了占有,白人打着民主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为了占有,他们自己人打杀自己人。为了占有,儿童也被训练成杀人机器。所罗门说:等他们长大了,和平也到来了。然而还没长大,还没明白这个世界的孩子,也俨然成了杀人狂魔。当我们看到他们漠然地扫射自己的同胞,我们对于这种愚昧和残忍刚刚生出一些仇恨时,却看到了屠杀者无助茫然的眼睛,看到了选择一方阵营只是安身立命的方式而已。刹那间,仇恨空空如也,道德和价值判断分崩离析,只剩下我们安坐在城市作为旁观者和法官的沾沾自喜和自以为是,赤身露体,无处藏身。我们都被电影所触动、感动,但感动过后呢,除了思考,我们别无方法。
如果你知道,一颗璀璨的钻石背后也许藏着许多枪林弹雨、流离失所、鲜血淋漓的故事。如果知道这一切
钻石固然有着自已的美丽,但它的背后侵染着多少血色,电影《血钻》中不仅有着亲情与爱情的奠基,更揭露着非洲动荡的原罪,长达两个多小波澜壮阔的非洲史诗,暴力血腥的渲染,令璀璨的光芒湮没了非洲这块失落大陆的光明,但纵然人的贪欲永远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家国的情怀却并无法被抹去,即便穷困不堪,战争不断,这种乡土的情怀,令人所见人类社会的未来虽然不可预测,但人性的光芒亦然永痕。
【血钻】2006年,“鲜红”的背后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