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侠》给我的感觉像极了几年前的《长江七号》。这两个曾经的黄金搭档、无厘头的绝顶高手,前赴后继地打起了科幻的大旗,骨子里却都还钟情着自己那一套。周星驰的父子情背后延续的还是小人物的心酸,刘镇伟的机器人依然在上演着注定无缘的悲喜爱情。其实都有着很不错的创意,某些片段依然精彩,昔日余味若隐若现,但最终还是让人觉得差了点什么。
内地背景是他们共同的致命伤,尤以《机器侠》为甚。我直到二十多分钟后,才勉强习惯那一个个五大三粗的胖警察操着不同的方言废话连篇,和胡军那张方方正正的面庞却要挤眉弄眼来表现虚伪、贪便宜、小心眼。反正就是别扭,原本精心设计的笑料突然变得很冷,原本充满喜感的人物突然变得很假,但以前那些无论多么荒诞离谱的香港喜剧都很少给人这样的感觉。这绝对不是内地观众口味或者审查限制之类导致的,还是没生活吧。如果模糊这个故事的地点,或直接让它发生在香港,相信感觉会大为不同。这是现在合拍片的大问题,混搭起来后却到处不讨好,港台观众直接叫他们做“杂种片”,《机器侠》香港只收了区区100多万
我发现最近看电影总是看完后会喜欢上自己曾经没什么感觉的演员。本来对孙俪没什么感觉,但看完《机器侠》后我觉得我挺喜欢她的。
还有一事,我发现我近几个月看得每部电影都有一两个镜头会让我热泪盈眶。《机器侠》是最后孙俪那声喊叫和方力申要死机时候对孙俪的口不对心;《白银帝国》是张铁林最后又生下一个儿子,告诉郭富城康家有血脉了;《非常完美》是苏志燮第二次求婚后面的内容;《窃听风云》是刘青云向张静初求婚时;《飞屋》是开头和最后老爷爷和小孩数汽车时;……不过像《变形金刚》和《特种部队》这种片子是真没有。
我觉得《机器侠》还是很好看的,我更觉得我说完这话我的朋友会骂我。《机器侠》的特效确实糙,但也确实因为没钱所致。而且,虽然电影真没什么心意。但单看孙俪和方力申之间的爱情发展我就high了,正如吕主席曾经说我“说两句话都能让你high了”。当孙俪知道方力申是机器人时,我在想,如果我是孙俪,知道了自己深爱的人是机器人时,能不能自已呢?!刚开始可能会天真地认为机器人就机器人了,后来会发现确实不行
不难预料,《机器侠》上映后会遭遇如潮的恶评,对于习惯了《变形金刚》式视觉冲击的中国观众来说,《机器侠》的特技太过山寨,华语影人不擅科幻的短板在刘镇伟处亦暴露无遗,对于期待看一部科幻大片的观众来说,《机器侠》会让他们失望透顶。
看得出来,刘大师有意的用拼贴手法来营造无厘头气质。明明是2046年的科幻背景,可选了走马塘这么个现在看起来都落后的地方(对世外桃源的反讽?);明明是变形金刚式的大决战,却搞出了一大堆舞刀弄棒的三十年代女阿飞来火并;明明郑中基、曾志伟的表演最搭调,还是选了胡军来做主角——此种怪诞风格,可能还是不适应时下中国观众的口味。
但《机器侠》并不是一部失控的电影,片中的特技要达到什么效果,应该都在大师的把握中。事实上,从《大话西游》开始,历经《情癫大圣》,再到这部《机器侠》,刘镇伟本尊协同他的“技安”分身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路数,我甚至认为把这三部影片看作是刘氏三部曲也未尝不可。三部影片都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外壳包裹住笑中带泪的爱情本质追问
《机器侠》宣传造势的时候,请了刘慈欣老师与刘镇伟老师共坐一堂,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昨天今天明天,过程虽然有点雷,但还算顺利,基本上科幻是科幻,电影是电影,两方没什么共同语言,也就没有掐起来,加上以女主持人为代表的少数不明真相围观群众,气氛那是相当融洽。
我在研究生阶段专攻科幻电影,电影剧本也写过一点,于情于理,于理论于实践,这部片都值得关注一下。恰好在那之前写过一篇有关中国科幻电影的论文,里面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前景做了一点预测,山寨好莱坞科幻大片特效+中国功夫+爱情是一条很有前景的路,而这部片的出现竟然就印证了我的预测。原本很想趁提问环节与刘导当面探讨一下,但他们没有安排提问(泪目)。活动结束后,科幻迷们做鸟兽散,剩下一帮搞电影的娱记围着刘导和女演员哐哐拍照,我眼巴巴遥望了一阵相机组成的铜墙铁壁,最终还是默默与科幻迷们吃饭去了。
——————————分割线,让我平复一下心情——————
然后这部片终于上映了,然后我去看了,然后我从电影院冲出来,对着漆黑的夜空大喊一声:■■■!
刘导
《机器侠》刘镇伟,下次好好拍电影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