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拥有着底层市侩脾性的三个落魄“艺术家”来说,生活不只有“生存”,这还是一种真实的“体验”。
影片从开始到结束似乎都在很平静的叙述着他们的生活,在那个艺术无法成为铁饭碗的年代,本应该像行尸走肉一般的他们却活出了自己的“色彩”,追求爱情,追求享受,追求形式,人在中年依旧向往纯粹的爱情,没有家庭责任的束缚能够将身心全部投入到艺术中。
这种“浪漫”和“现实”的碰撞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社会对于他们的不公,而是那种乐观坦然的生活态度在平淡中显露的触动
当剧终洛特勒夫松开他的狗,独自走向那扇阴暗的门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冗重的黑暗。
我不知道为何最后他要松开他的狗,但当他的狗和另一只狗一起欢快的跑过那条逼仄的走道时,我突然觉得他的背影无比的孤独。
“我爱你,但是我忍受不了贫穷。”眯米这句话既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肯定,同时却也是最大的否定。“被迫要让女人过贫穷的生活。”作家的自嘲之语道来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是连屏幕外的我都感受到了生活赋予他们的巨大的压力。三人渴望彰显和证明的自我在世人的眼中或者说在普世价值观世界观之下只不过是一个笑话,何况最后作曲家疯狂演奏的杂乱音符甚至连朝夕相处的好友都难以认同,但说实话那种夹杂着浓郁而强烈的个人情感在如此狂乱的抒发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认同呢?
作为一部上个世纪的黑白电影,其特有的巨大张力让故事的一切都具有一种奇特的安静感:单个持续的镜头、人物难以察觉的表情、长期的静止画面,都让人不禁终于沉下心来,开始细细琢磨其中难以揣摩却又隐藏在这种巨大平静之下的情感暗涌。
波希米亚人生一般就是指艺术家漂泊和浪漫的生活,这部影片和有着普契尼歌剧的影子。描绘的是几个几个来巴黎寻梦的艺术家贫困的生活,导演以他擅长的黑色手法表现他们的苦恼和奋斗,对比强烈的影像让画面充满着疏离和沉重的氛围,同时让观众感受到压抑和现实的苦痛。对白里不时嘲讽一下现实,戏谑是导演的一贯风格,比如当铺老板问画家为什么要当戒指,他的假话令人捧腹,他说家里有一大堆的孩子,那是一时冲动的后果。酒吧一场戏里,导演以画家身边的空椅子表现他的孤独以及他对爱情的等待,隐喻让导演的表现手法更加简捷,直入主题。
导演喜欢以摇滚乐点缀人物心理,在影片里起着注解心绪的重要作用,是片中人物人心的苦闷以及情绪外化和补充。这样的场景里,导演往往以阴影投射使歌手的演唱显得异常焦虑,和剧情产生激烈的戏剧效果,有着画龙点睛的功效。
虽然他们贫困却依旧有着梦想,生活拮据的剧作家为了应聘而将旧鞋染成黑色的细节点出了巴黎是一个注重衣衫的假面社会,而糖厂老板和画家讨价还价画肖像画的场面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市场价值,同时
导演又一次将视角对准了生活中的失败者,影片的三个男主角是三个穷困潦倒的落魄文艺男青年,虽然他们身上有点小奸小滑,但总体上还是诚实劳动的善良人;而影片最大的讽刺偏偏在于爱情线上,看似正经工作的女孩可以为了物质抛弃男主,但生命垂危之际还是得依靠三个善良、义无反顾的男人!善良灵魂与穷困生活形成巨大反差张力,瞬间令人感动! 影片前半段故事铺垫略长,但好在后面戏剧性足够;导演的视角不再荒诞,反而略显哀伤;结尾的音乐堪称神来之笔
他们浪迹在巴黎这个艺术之都。对来自阿尔巴尼亚的画家罗德洛夫来说,画就是他的一切。对来自爱尔兰的作曲家肖纳罗来说,作曲就是他的一切。而对来自法国本士的作家马歇尔来说,剧作就是他的一切。
但这些代替不了一年四季的饭碗,他们挣扎,他们隐忍,他们共患难也共欢乐,但他们从没放弃梦想。女人爱他们的单纯爱他们的才华更爱他们的有情有义,但她们忍受不了贫困,总是来了去了。只有对画家一往情深的咪米,坚守在他身边。
秋天来了,当她患上重疾,他们不离不弃,贱卖了所有的画作、小车和仅有的家当
【波希米亚生活】于生活中苟且,于人性中赤诚。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1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