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流行文化,就是赚年轻人的钱的文化。只要你搞清楚了这一点,便能客观地去看待《小时代》这部略显奇葩的电影——奇葩其实是一个褒义词,但在网络用语下,它成了一个贬义词。所以归根到底它其实是一个中性词。
不是郭敬明的书迷,但18岁时也曾读过他的两本书,但当时年纪还太小,还觉得他不过是安妮宝贝的模仿者而已。多年之后,在一次通宵达旦的绿皮火车里,听邻座的两个男生依偎在一起,大谈郭敬明书里带给他们的感动,大概明白了。“物质”——这是郭所遭受到的最多的批评。把文学这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变得物质化、商业化,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有时候你甚至不忍心用“文学”来形容郭敬明的书,于是媒体便摆出了另外一个词:商业写作。
商业化的最大特征在于:趋利。所有东西都不过是商品,文字的意向、年轻人的情感、还有一个接一个偶像的脸庞。和你所见到的《小时代》之电影版一样,情节、逻辑什么的,都不重要,关键是荧幕上那些你希望拥有的、但又很难去拥有的事情,包括美貌和名牌。所以
如果说美国电影活在未来,那么中国电影一定活在过去。
从电影到电视剧几乎不可避免大部分能够突围成功的作品都是古装or落后的社会面貌。
我不知道那些在国外频频获奖的内地电影到底给世界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至少在现在,在2013年接二连三的国产电影井喷时代,我希望能出现一个全新的,拉开更多内地电影思维的新模式电影。
这部电影,抛开郭敬明,抛开杨幂,甚至抛开踩跳板上位的一众湾湾小咖,单纯的只从电影本身来看,有一些优点值得肯定:
1、不要小看郭敬明这个商人,他很懂得抓住女人的心理,他绝壁在男人的身体里装着一个女人的灵魂(咳咳,天地良心我多么客观),他能给很多女人(也许我该说女孩?)营造出一个梦境,任何一个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的人都曾经有的梦境。这个梦境向着美好的设定奔去,给你一切玛丽苏的道具和人设,然后慢慢把这些玛丽苏撕破……郭敬明式的悲情就是“明明都这么玛丽苏TMD为什么还得不到幸福⊙﹏⊙b”
每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个玛丽苏的憧憬,郭敬明就是一个玛丽苏中的战斗机(其实这真是优点来着)
昨天去看了《小时代》,写一下直观的感受:
杨幂整部戏给我的感觉就是她在练中长跑,她所出场的每一个镜头都像是跑完10000米之后的气喘嘘嘘的样子,而她整部戏,除了在念台词之外就是在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这样大的活动量,要是演唐宛如就好了
凤小岳,好喜欢他在《女朋友,男朋友》里的表演,但是这次在《小时代》里一出场,简直把我雷到南天门了,我瞬间恍惚了,第一感觉就是,尼玛,这不是劲霸男装的广告么!太有范的副作用就是每一秒都感觉他在拍广告
其他演员各尽其职吧~
下面说说故事本身:
其实电影已经最大程度上的还原了小说,但是小说从头至尾都是郭敬明一个人构筑的虚拟王国(通俗点说就是全篇都是郭敬明一个人的意淫)。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披着现实的壳子,演着乌托邦的世界。他想说,现实很残酷么,但电影里哪个情节又来自于现实呢?幸福而令人向往的生活难道就是几件漂亮衣服,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城市组成的么?林萧这个人物的刻画给我的印象是及其失败的,傻傻就一定惹人爱么?结尾时,宫洺给林萧写的卡片上说,你和别的女孩很不一样
第一次在豆瓣写影评。居然献给了小时代。真是命运的安排!
——————————————————————还是分割一下吧。————
我就不明白一些人了,看个电影而已非得那么上纲上线一本正经,这不都图个娱乐么,开心就好不是吗。
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指望过四娘能拍出昆汀·塔伦蒂诺那种神一样的作品。之前就有人问我你怎么会去看小时代这样的电影?眼神像是我刚刚在其面前生吞了一只蟑螂。
对啊我就是看了啊我也没怀孕啊也没被枪毙没犯罪是吧。
如果说区区看部电影就能因此拉低你的品位降低你的审美污染你的思想,区区看部电影就能让你觉得丢人的话,那我只能说你这人也太不会保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底线了。
做人贵在有一颗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心,事事都那么端着你累不累啊。why so serious guys?!
于是吧,昨天还没下班为时尚早的时候就在网上订票,心想着几个好朋友我们选个好位置,若在平时这时间段去选晚上的场那可是绰绰有余随便挑,结果没想到的是,晚上八点的场都只剩前两排了,往前一点儿的都只剩第一排角落位置
凤小岳新作,一个屁还分上下集——《小时代》观后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