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以为,如果站在什么真善美,正义邪恶,人性美丑角度来评价本片,最终都会流于浅表。这个社会的教育已经培养了太多满口真善美,满手假大空,热衷于仗着点资历,甚至没有资历,倔强得教唆别人,证明自己的人。私以为,有更好地解读角度。
这是一个佛教故事舍身饲虎的推演。
这也是一个人性哲学的探寻。
画面,苍茫、阴暗,对比阳光明媚绿色生机盎然,画风凌厉老辣,设色素描,很见功力。
故事,是一个从畜生道到人道转身的一个过程,情节重口味,不太适合少年看。
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以物质为基础,修养为准则的。其实文明,也是为了人类这一群体的集体利益最大化。当物质匮乏,我们同野兽畜生一样的面临饥饿而死,在这境况下,圣人,是会为精神的高度而殉身的;勇者,是会为了改变境况而带领大众抗争的;平俗大众,只会跟风;枭厉奸诈之人,是会不择手段以至于吃人的;而智者,当然是未雨绸缪,早就在盛世时就做好了准备,不会受此困窘。在生存死亡面前,文明崩塌,标准已不在,在群体利益最大化这一群体生存法则下,早就已经无法用文明来衡量对错了。
我愿意成为一名智者,可惜我是跟风的人。
纯文艺、重口味、哲思片,商业片粉丝请绕行。
很多人会觉得阿修罗对若狭的感情有点不可理喻,也有人将其理解为“男女之爱”,其实阿修罗在若狭身上追求的一直是自己缺失的母爱。
片子里有个镜头明显地暗示了这种感情,当阿修罗被若狭救起时,一个小婴儿哺乳时的镜头一闪而过,随后阿修罗以同样的姿势躺在阴暗的房间里,对面是美丽的若狭。这样的场景唤起了阿修罗记忆中对于母亲的回忆和想象。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阿修罗展现出了一丝人性,他对着若狭艰涩地说自己叫做:阿修罗。这一幕,让我泪如雨下。
阿修罗遇见若狭之后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我家的阿福。阿福是我上个月在车站旁捡到的一只小白猫,捡到的时候她正呆在猫袋子里,旁边放着一小袋猫粮,一看就是被人遗弃的。阿福刚到我家的时候,一直躲在沙发底下不敢出来不敢发声,害怕周遭的一切,跟阿修罗最初遇见若狭的时候很像。我也不打扰它,留给它足够的食物和水让它慢慢适应。一周以后它开始期待我下班,我不在的时候开始寻找我的身影,现在它每晚都要挨着我抱着我的胳膊入睡,高兴的时候还会轻轻咬我。
天灾人祸,世道离乱,庶民在人与兽的边缘徘徊,阿修罗也由此诞生,整部片子由其由兽到人的历练贯穿,所涉及的角色无不生动,尤其法师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人性善恶难以界定,养宠物是否就是善?吃各类飞禽走兽是否感到罪恶?肉食动物以猎杀为生是否就是恶?本片给予了更中性的定义人性与兽性,人本来就是人性与兽性的集合体,亦天使亦恶魔,弘扬人性亦要接受兽性,和平年代的我们并未体会过战乱纷争、食不果腹,极端环境下,我们是否能保持人性、是否该保持人性?
在剧中的最高潮,女主角若狭若狭坚持自我,宁愿被饿死。与其说这是若狭“所受的苦”,实际上不如说是阿修罗“所受的苦”。看着若狭,阿修罗满脸泪水哭嚎不已,最爱的人在眼前奄奄一息,宁死也不愿相信自己,只因为自己曾经造下的孽,曾经的杀戮,最终让爱人因此殒命,这是何等的痛楚!
阿修罗幼年时长时间杀人吃人,形同野兽一般。若狭曾待他视如己出,阿修罗竟恩将仇报,砍伤她的爱人七郎。所以若狭骂阿修罗是“畜生”,她当然有理由怀疑阿修罗故态复萌,又去杀人,拿了人肉来,为了要救她,所以说是马肉。
其实阿修罗的故事更像童话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