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的每一部都看了十遍以上,以至于高中写作文总喜欢用电影的叙事手法,并且在大家都对作文嗤之以鼻的时候喜欢上写作文...至于写的好不好就另当别论了。
这部电影第一次让我觉得漏了一个细节就看不明白,当然那时比较年少无知、不谙世事。后来上了大学,买了三部曲的DVD,每次回到家里就看一遍。百看不厌。
非常喜欢影片的叙事手法。无论是第一部的顺叙,还是第二部的倒叙,亦或是第三部两个时间线的同时进行。三部看完仿佛画了一个圈。“去不到终点,回到原点。”恰如其分的印证了主题——在无间地狱中循环往复,永不复出。我不知道影片中很多拍摄手法是否是刘伟强自己创造的,但是多样化的拍摄手法确实很值得回味。无论是后来的《伤城》还是《雏菊》,虽然没有达到《无间道》的高度,却也同样在拍摄手法上给人印象深刻。
三部曲中的配乐更是让我回味无穷。通篇抓人的戏中,紧凑的配乐把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紧张得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还有名噪一时的黄警官和陈永仁殉职时的《再见,警察》以及倪永孝毙命时那首类似《再见,警察》变奏的不知名的曲子
人需要多种归属感,躯体的归宿,心灵的归宿,身份的归属……。没有了躯体的归属,是漂泊,没有了心灵的归宿,是孤独,没有了身份的归属,是绝望。
——题记
《无间道1》是刘伟强的赢得良好声誉的重要作品。这部反映卧底生活题材的电影,光从故事性质来看,似乎很老套,在香港的电影史上,反映卧底的电影一直都是长盛不衰的。但是这部电影却将卧底题材的电影推向了一个无人能企及的高峰,这几乎断了卧底电影的路,以后的卧底题材的还要怎么拍,这是每一个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电影导演需要思考明白的问题。
强大的明星阵容自不必提。这部电影似乎是对香港多年来暴力美学、卧底生活展现以及人生哲学的一种总结和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警匪片或者卧底片。而是赋予了这种类型片子更多的人生思考。
片名直接取自佛学中的术语“无间道”,这是佛教中的地狱。宗教对人生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基督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应当不断洗练自己。道教认为
电影开始于一个佛家名言:“通往无间地狱之路——无间道”,杀父母和罗汉级别以上的佛教人士都属于上杀,会下地狱。但这个地狱就不是普通地狱了,而是阿鼻地狱。“阿鼻”是音译,意译就是“无间地狱”,各种折磨永不停歇。它是佛教八大地狱最底层的地狱,关的全是重刑犯。
在充满现代气息、以英语为母语的香港,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亚洲的交汇处,警察们在粤语中穿插着“yes sir和“sorry"等短语,而警察的葬礼伴随着吹笛者的脚步声而来。它结合了令人振奋的”热烈”行动与“人物情感”交织的凉爽
过了一个小长假,没看到什么好看的电影,高兴的是追了六个星期的《使徒行者》完结,正好借着这股热风来分析一下电影和电视剧的差别,纯属个人意见,欢迎留言讨论啊!
港剧近年来在英美剧甚至日韩剧泰剧的夹击下显得非常的被动,tvb曾近雄霸香港电视屏幕近三十年,但是最近几年颓势尽显,不仅演员纷纷出走,连幕后制作也纷纷退出,《使徒行者》的出现,让tvb挽回了一些颜面,但是可惜,终究免不了烂尾。从这部电视剧和同是卧底题材的电影系列《无间道》对比,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电影与电视剧的差别所在。
差别一:叙事手法不同
《无间道》系列作为香港电影新世纪以来的一个标杆,不仅拿奖无数,更是将警匪剧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使徒行者》在构思上借鉴良多,甚至也是无间道模式,警察内部有内鬼,社团内部同样有卧底。
《无间道》的台词很少,情节的叙述主要依托于演员的表演和镜头的切换,而且镜头非常的讲究,少一分多一分都不对路,稍慢的移动镜头和并不明亮的光,营造一种压抑的感觉,中近景的运用,让人物的内心表露无遗,电影就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好人与坏人的界限其实并没有那么分明。仁是警察,但是在黑帮中卧底,所以要吸毒打架甚至杀人,而刘虽为黑帮,却也协助破了不少案子。善恶本是双生子,本着善念而行恶与本着恶念而为善其实是一样的,世界永远没有真正的黑白分明。
我一直在想,一个人思想上是一辈子的恶,却一直以伪善的念头行善,这份善究竟是真还是假?而一个人一生思想与行为上都是善,只是在五秒的时间里为恶,这份恶却已造成严重后果,那到底是否值得被原谅?
这个世界到底是黑白分明好,还是黑白不分好?若是黑白分明好,那善者行善是功,恶者行恶还是恶吗?大概我们奢求的还是只白不黑吧,善者为善,恶者也为善。
一个罪犯,为了生存而犯罪,和一个好人为了好事而作恶,区别到底是什么?
【致敬无间道系列】对不起我是个警察 VS 我想做一个好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