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对别人说,我其实很怪的。但是如若当别人说你好怪啊的时候,又会向别人解释自己其实和其他人一样,很普通。我们每个人都是个怪人,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部分。妄图别人完全理解自己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每个人都是一个孤岛”的说法,但我们又总在做着这样的努力,想让别人更了解自己一些。但遇到一个知己的机会只有万分之一,找到真爱携手到老的幸福机会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大。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只要活着就多少抱着寻找真爱的念头。真是奇怪的人类啊,寻找的总是那些不存在的东西。当然也有人说爱是存在的,只是爱会消逝,所以我们不断寻找,不断丢失,不断寻找。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总是能触动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如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这么一段关系,此生足以。怪人觉得自己并不怪,而那些正常人却做着不可理解的怪事儿。这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不仅是因为他改编自真实故事,因为有泪有笑,有生有死,有太多人生的不如意不完美。这就是个故事,一个刚刚好的故事。没有摆道理的姿态,只是像怪人一样,不过于干涉别人的生活态度,只是要表达下自己
看完影片已泪目。
“上帝赐予我们亲人,感谢上帝,我们得以选择朋友。”
玛丽拯救了马克思,马克思拯救了玛丽。两个孤独的人相遇,必定会创造出不一样的结局。
我为他们的友情感动,同时也为我自己的。感谢我遇见的每一个人,这部电影教会我珍惜,原来友情至深竟是这种境地,它不亚于世间任何一种感情,得之我幸。
于是我想起,伯牙与钟子期,从了解他们开始,我始终无解于伯牙决弦的行为。近来恰巧听到一首歌《知我》,选出我最喜欢的评论:“小时候学得关于伯牙子期的故事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我现在看什么都觉得内容很多,但想写却写不出,水平止步于随便写写
“年轻时我想变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我没有去统计他们相互写了几封信,每封信的层次是怎么递进的,情节又是怎么被推动。但MAX决定原谅MARY,之前一直庸俗无趣的心理医生却一下生动崇高起来,点出了痴男痴女的症结所在——接受自己,爱自己。舍此别无它途
可爱的人物形象背后,有蛮多沉重的东西,MARY的角度来看,家庭环境的恶劣,与同学的相处,暗恋,可以信任的亲密关系(真正的朋友),面对自己;从MAX的角度看,他似乎是个没办法的困境者,但思维却可以支撑交朋友这种困难到正常人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他肥胖,神经有问题,交流障碍,儿童期阴影,但他活下来了,而且遇到陌生不美丽非可爱小公主型小姑娘的来信时,超焦虑但还是充满诚意的回信了。我能理解这需要多少勇气。
勇气,唯有热情的抱有希望的人才会拥有的美好属性。现代通讯方式让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联系到另一个人,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更让人满意。如果人无法接受自己,那对朋友的需求不过是对安全感的需求
2009年,在电影界,动画片颇为生猛,这一可以将一家老少一网打尽的形式引得各家电影公司纷纷亮出各自高招,而在2009年年末,我才发现自己心中的最佳,就是这部《玛丽与马克思》,这部在我看来很成人的动画,那份怀旧感,那份质朴感,那份温情感,那份孤独感都迅猛的将我击中,在这个寒冬感到一丝温暖。
哪怕在无数关心我们精神世界的部门拼命扫黄的年代,一提“成人”,大家还是容易往“色”上想,而《玛丽与马克思》的“成人”在于它从氛围到精神内核都不是一部孩子能感受的影片,比如,让如今越写Email,遣词造句能力越差的孩子们如何理解手写的邮件带来的那种感觉,那种构思时的绞尽脑汁;书写时的谨小慎微;那种寄出后的忐忑不安;等待时日思夜盼。这是一部很不阳光的动画,阴郁的氛围,压抑的人生,被粘土这种在如今的动画技术下显得有些粗陋的形式表现的那么动人。玛丽孩童时稚气的声音与她苦闷的童年形成令人心痛的对比,她有着少女常有的公主梦,有着对世界的好奇心,但是,在一个孤独的家庭中,这些注定只是梦。是的,她有父亲,也有母亲
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的电影。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
玛丽是澳大利亚一个八岁多的小女孩,父母健在,不过个性都比较奇葩,一个整天酗酒,一个常年呆在仓库和死鸟(标本)玩耍。玛丽由于长相问题并没有什么朋友。而这样的父母也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困惑。对于她的问题,家人常常给出善意的谎言。比如说,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她爷爷告诉她,小孩子是从啤酒杯里来的,爸爸喝完啤酒之后就看到孩子了。
有一天,她看到两只狗在准备性交,她很羡慕,她说,真羡慕小狗可以有朋友一起玩叠罗汉。可见她有多孤单。
《玛丽和马克思》制作精良!你就是你,没什么不好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