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特别年代的青春
把这部片子定位为青春片或者爱情片并非臆断,姜文和王朔其实并不是在这个片子中讲述文革,而是在讲述文革期间的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爱情,《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片名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没有谁会认为那个特定的年代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时光,但是电影开头就需要我们仰视的伟大领袖雕像也好像在用他的巨手指点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因为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管教
又看了一遍《阳光灿烂的日子》,发现它居然很令人着迷,和第一次看的感受不一样了,有些影片,真是要细细回味才能知道它真正的内涵。虽然影片故事是很简单的,没有像其他类型影片那样埋下许多情节和伏笔,但影片的人物塑造和情感铺垫却是异常精彩的,片中每个少年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模样,我们都能从找到影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应该算是一部文艺片。该影片讲述了文革时期北京城下的一群无忧无虑的大院里的孩子,他们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间,渡过了自己的青春
常常有人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两部影片放在一起分析,前者获得了金狮提名,和第33届金马大奖;后者则稍早一些,获得了第28届金马大奖。它们的英文名预示着似乎它们有比中译名表明的更多相似之处:前者叫做In the Heat of the Sun,后者则是A Brighter Summer Day。
“无法被原谅”的青春片,以及“天才的转折”
“少年”、“夏天”的题材,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天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或者,使我们想起Richard Linklater的《少年时代》
马小军接过童年的书包,跨上半身高的三八大杠,拉着三个兄弟,一摇一晃地穿过了那条胡同。70年代中期的北京,阳光很暖,他翻过墙,划开了整个胡同。一半是泛黄的旧相片,一半是黑暗的深渊。
每一个像他们这样的孩子都自诩是北京的主人。家里的大人忙着革命,院子里的妇人们摇扇聊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被他们一路带到了中学,他们抽烟、约架,在小基地里藏着各自的刀枪棍棒。路过的大娘怀着极其嫌弃的目光。他们便把烟气憋在嘴里,许久之后才吐出来。是暖暖的,黄黄的烟。
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