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一开头就不对味,这个且不去说它;第二集把扬州菜夹在上海本帮菜里,居心叵测,这个也不去说它;忍到第四集,家常,实在让人忍无可忍了。
你学中提琴,四五年不回家,不是全国人民拿AK47抵着你后腰让你干的,全国人民不欠你的,观众等着看美食,你鼻涕眼泪哭个毛线?你想表达什么?毫无诚意,毫无诚意,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于是弃了,至今没看下面的。
在剪辑时没人看出来这个桥段会招掐?或者是看出来不说,陷害之?
这一集一出,其余的都被拯救了。
猪队友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作为舌尖系列看得哈喇子直流的粉丝,《时节》一集出来时我实在是非常失望的,主线不清,逻辑混乱,所以决心拿二十四节气重新给它顺一顺!
====================
时节,对中国人来说,是春天飘着的细雨,是秋夜送爽的凉风;是白昼与黑夜长短的微妙更迭;是田地里顶着烈日的劳作,是粮仓里饱满的颗颗谷粒;是衣柜里夏衫到棉袄的奇妙序列,也是餐桌上应季而变的新鲜美食。关于时间的密码,被我们的祖先用朴素的智慧编织进了二十四节气里,而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习惯用这串密码安排起居饮食,顺应自然。
【惊蛰】
惊蛰雷动,春日渐暖,正是大地解冻,万物复苏的时候。苏北的农耕人家,已开始下田播种插秧,祈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虽然雨水会慢慢多起来,三月的春天还尚嫌干燥,民间素有吃梨的习俗,能生津润肺,助五脏平和。也有说法,在蛰伏的虫子又开始活动之时,吃梨是为了与害虫别离。
时令的鲜果也需要相得益彰的搭档。因梨性寒,所以不妨加上性温的生姜,不仅调理中和,梨肉的甘美也在姜的清爽点化下更为突出。这一道再普通不过的姜梨汤,就是把梨切成小…
题目为脚步,可以理解为现代社会强加给人们的匆匆脚步。镜头所着力展示的是现代生活对农村家庭的破坏、对原始谋生方式的剥夺等,但是我可能看到了另一种镜头未表达的内容。
镜头的视角避开了喧哗的城市,着眼于静谧原始的村庄、山林,但是镜头有意无意的躲闪也避不开食材背后的破败房屋、贫穷生活。浙江渔民跳跳鱼、稻香鱼美味家宴的背景是倒塌的围墙、破败的楼房,那个女孩从城市回乡之后究感到的怕不止是温馨,还有心酸吧。我们幸运,走出了贫穷,见识了繁华、洁净、舒适的都市;我们也不幸,我们在故乡再也无法安心留下,因为有了对比就看到了破败、贫穷、脏乱——温馨的家,再也难以回去了。
此外,舌尖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最原始的美味不在大城市中,而是在山野深处,在食材产生者手中,在劳动人民的辛勤之中。的确,这是身处贫穷中的人们的独有幸福。城市中有很多来自各地的特色餐馆,但那总是缺少了某种味道。这种缺失不仅仅因为食材天然成分的流失,还因为那道菜不是做给某个人的。家常菜永远比食堂、餐馆里的菜要多一种味道,那种味道叫做生活,在餐馆…
当年出的时候就跟着长辈们看了很多遍
这几天b站上了,又重新看了一遍,察觉到了一些以前知识面不够看不懂的点,比如香港的房地产。
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第二季的评分不应该比第一季更低,可能是因为这一季相比第一季,探讨生活哲学,人文历史的地方变多了,但都是50分钟的时间,就让菜从厨具到餐桌在时间分配上明显减少了,第三季更过分,第一集居然是器皿(没有想说器皿就不应该出现在舌尖的意思,想说要控制好时间分配),菜的部分少了自然大家看着不容易饿了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变革体,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观念的国度,食物背后的道理和故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各个地域的人们在穿、住、用、行上愈发的相似,似乎当下的中国食物是最能区分一个地域特点的了。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日常生活中饮食行为习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时空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环境对人们获得的食物种类起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次,自然环境使得人们为了生存而对饮食结构和食物做出选择。贮存、腌渍、晾晒、冷冻等诸多方式被使用来保存食物,在保存食物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同风味的食物。
舌尖2中说“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白马占堆爬上四十米的高树为弟弟获取蜂蜜,归乡华侨的一顿萝卜饭,为女儿苦练抓跳跳鱼技巧的父亲,养蜂父亲颠簸路途中的患难与共等等,通过食物所承载的那份亲情…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2014年,拍这片的那些人你们告诉我,你们到底要表达个毛线啊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novelsee.com/archives/id-69159.html